红色建筑遗产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为满足革命斗争与生产发展需要进行的一系列建筑领域的红色化探索。红色建筑遗产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政治色彩,承载红色记忆,传承家国情怀,它们是真实再现党和人民积极投身革命的历史实物。回顾红色建筑遗产不仅可以看清我们从何而来,更是我们开创未来,汲取精神力量的必由之路。2021年3月,建筑乐鱼app资助大巴黎开展“学习党史,追随红色足迹”主题实践行,通过参观调研红色建筑遗产,情景教学,深入学习党史,挖掘红色建筑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实践队在西柏坡纪念馆合影
2021年3月27日,建筑乐鱼app资助大巴黎“追随红色足迹”河北小分队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进行调研走访。师生到达中共中央西柏坡旧址后,参观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央军委作战室旧址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旧居,并拍摄记录了大量红色建筑遗迹。
实践队进行现场参观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前委和解放军总部到西柏坡与中央工委汇合。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宏伟的蓝图。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中共中央离开后,留守人员与建屏县政府(1958年改为平山县)对中共中央旧址进行了交接。为了保护革命遗址和文物,1955年,河北省博物馆联合当地政府建立了西柏坡纪念馆筹备处。1958年因修建岗南水库,将中共中央旧址搬迁。1970年12月开始,在距原址北移500米,海拔升高57米的地方进行易地复原建设。现已陆续复原了17处,房屋196间,建筑面积2760平方米,占地16440平方米。主要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的旧居,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中共中央九月会议会址,中共中央接见苏共中央和国民党和谈代表旧址,中央机要室旧址,中央机关小学旧址及防空洞等。在复原过程中,遵循了高度一致、修旧如旧、精益求精的原则,基本保持了原貌,屋内陈设按照原状进行了布置。1982年3月11日,国务院公布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大门南向,分前后两部分。前院自东而西,是周恩来、任弼时、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的旧居,还有军委作战室旧址、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等。在后院东北角,三间窑洞式建筑是朱德的办公室、休息室和会客室的旧址。
中共中央西柏坡旧址全景鸟瞰图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鸟瞰图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建筑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室内
在大院西部、前后院之间,是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旧址。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主持了这次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明了道路。
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在毛泽东旧居西北方向。当年,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许多重要电文、指示、命令就是从这里发往全国和解放军各部队的。1948年9月,解放战争处于战略决战的重要关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把握时局,抓住战机,组织和指挥了闻名世界的辽沈、淮:推浇蛉笳揭。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0日结束,历时4个月零19天,共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队154万多人,为彻底推翻国民党蒋介石的统治,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建筑正立面 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室内布置
毛泽东旧居北房东2间为办公室,中1间半为寝室,西半间是通往防空洞的过道。南房分别为大门和警卫住室。前院是大门、甬道、磨盘、厕所和7棵大树。由于暑季非常炎热,室内无法办公,前院由于有树枝遮阳,磨盘竟成了毛泽东的办公桌,成了他和其他中央领导商讨军机大事的地方。许多发往前方的电报都是在这里起草的,故有“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之说。
毛泽东同志旧居建筑正立面 毛泽东同志旧居前院
毛泽东同志旧居室内陈列
周恩来旧居在中共中央旧址的东面,是借用老乡的土坯房,整个院落共12间房,是个四合院,北房东边部分是4间,前边一间(两间房一个室)是周恩来的办公室,后边两间是警卫员的住室;北房西边共三间,东边一间(外间)是邓颖超办公室,里面是二人的寝室。院子中央栽有一棵梨树,办公室窗前种有一片翠竹。当年,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参谋长的周恩来,工作十分繁忙,窗内的灯光总是彻夜通明。周恩来旧居陈列着近20件文物,较为珍贵的是在西柏坡制作并一直使用的两用书架,打开可作书架,折起来就是箱子。另外,还有两屉办公桌、收音机、电话机和沙发等。
周恩来同志旧居入口处 周恩来同志旧居庭院
周恩来同志旧居室内陈列
朱德总司令院的北房是朱德住的三眼石窑洞,是陕北工匠按照延安窑洞设计建造的,西配房四间是工作人员住室。
朱德同志旧居正立面 朱德同志旧居室内陈列
实际感悟
来琳老师:“历史因为细节而真实”。参观展览最大的好处在于能从细节处感知历史,回望历史。这些活生生的历史比从纸面荧屏上得到的更鲜活。新中国的历史从这里产生,几双布鞋,小米加步枪,笔墨纸砚,西柏坡会议的桌椅,这些细节都在深刻的提醒我们,这些东西曾经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历史。
西柏坡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是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奋斗历程的精神凝结。不惟如此,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复活与重兴。
孟晓月同学:对于我们来说,参观只是一种形式,学习才是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我们要深深领会这次参观学习西柏坡的深深寓意,这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西柏坡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追随红色足迹实践
寻觅先辈足迹,弘扬革命精神。通过现场参观重温“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艰辛而光荣的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弘扬西柏坡精神, 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上下功夫,以实际行动,献礼建党百年。